为什么装备研制企业数字化能力如此重要?如何确保培训效果显著?今天,我们将一起深入了解装备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相关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航天科技:强化数据思维,建设数字航天,助力企业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
- 2、人民日报:我国迎来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历史性跨越
- 3、2022~2024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转型!
- 4、世冠科技与政产学研专家共话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 5、军工装备数字孪生企业有哪些?
航天科技:强化数据思维,建设数字航天,助力企业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
1、综上所述,航天科技集团通过强化数据思维、建设数字航天,已初步实现了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航天科技集团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为企业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2、载人航天工程的突破,为未来空间资源开发、太空安全保障等提供了技术储备,助力国家在全球航天竞争中占据主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航天领域的技术辐射效应显著,带动了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协同发展。例如,返回舱热防护材料、轻量化结构技术等成果已应用于民用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3、航天三个一流是指:**工作一流、过程一流、成果一流**。这是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目标指导实践的航天发展目标。航天三个一流是必须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传承好老一辈航天人爱国创新、严慎细实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工作一流、过程一流、成果一流。
4、以航天强国梦为引领,勇担时代使命战略意义:航天事业是国防现代化、科技强军的关键,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从“站起来”到“强起来”,航天成就(如北斗导航、天问探火)显著提升了国家国际地位。
5、因此,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质量视为生命,强调在产品设计、生产、测试等各个环节中,都必须严格遵循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是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质量是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也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人民日报:我国迎来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历史性跨越
1、我国这十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实现了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实力增强、信息通信业迭代跨越,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产业结构优化与制造业实力提升十年来,我国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了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3、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迎来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十年来,中国着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水平,信息通信业实现迭代跨越。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光纤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数级增长。
4、年来,我国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成为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第一制造业大国,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5、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要义 周济院士强调,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而智能制造的核心要义,正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2022~2024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转型!
江苏省通过政策引领、企业实践、区域竞逐及资金支持等多维度举措,全面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形成系统性实践框架,目标到2024年底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智改数转”是江苏制造业领域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升级和流程再造,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支持与典型实践以江苏省为例,作为制造业大省(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38%),其通过《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目标:三年内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政策驱动:2021年12月,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通过三年努力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资金支持:省财政每年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智能化技改、上云、两化融合等项目。
基础支撑:强化数字基建与诊断服务5G网络建设:今年已建成5G基站1126个,2022年累计完成1300个,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设施保障。诊断服务:全面启动“智改数转”专项行动后,新认定项目218个,累计为165家企业完成诊断服务,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6家、星级上云企业72家。
政策与目标保障崇川区出台《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明确到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改数转,新上项目智能化覆盖率达100%,每年完成115个转型项目。通过领导小组统筹、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目标落地。
世冠科技与政产学研专家共话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世冠科技与政产学研专家共话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近日,世冠科技作为国产工业软件企业的先进代表,参与了由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暨毛明院士工作站与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智能制造知识应用创新高峰论坛(2024)暨第二届中国制造业创新与知识管理研讨会。
军工装备数字孪生企业有哪些?
1、军工装备数字孪生领域有不少知名企业。比如[企业名称1],它在军工装备数字孪生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拥有先进的算法和模型构建能力,能够精准地对军工装备进行数字化映射。还有[企业名称2],专注于为军工行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解决方案,从装备设计阶段就开始融入数字孪生理念,助力提升装备性能和可靠性。
2、与“军工元宇宙概念”相关的公司有观想科技、运达科技、华力创通、川大智胜等。观想科技:这是一家以计算机软硬件及通信技术研发为核心,以部队管理和武器装备信息化研究和服务为特色的高科技企业。
3、赛摩智能等企业通过整合自动化、AI技术,构建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军工领域创新突破: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将数字孪生与元宇宙结合,开发装备数字化接入技术,观想科技凭借装备数字孪生核心技术,连续两日涨停。
4、华如科技(301302):华如科技是军事仿真AI的领军企业,对标美国Palantir,业务覆盖智能决策、虚拟训练、数字实验等多个领域。观想科技(301213):观想科技专注于AI在军工领域的应用,核心技术为装备数字孪生与国防信息化,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5、数字孪生领域的国内十大企业如下: 延华智能(002178):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电子政务等领域,提供包括智慧医疗、智慧节能、环保等在内的全方位智慧城市服务。
6、数字冰雹:专注于数据可视化领域,提供一系列行业可视化产品,成功应用于智慧城市、园区、公安等多个领域。数字太空:一家专注于太空数字化、智能化及其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了星地一体化智慧数字孪生平台。
在装备研制企业数字化能力的世界里,装备数字化管理系统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敬请与我们分享。
